Work On-Site.
[貼心小提醒,本篇文略長,建議選個悠閒的時間邊喝咖啡邊閱讀喔。]
欽點一月推出的是日本的施工階段系列文章,此篇為上篇,還沒看過前篇的建議先去找來看看喔(傳送門在下面)。這一篇將介紹我目前在日本工作經驗下所觀察到、學習到的事務所內部施工階段設計檢討操作方式,供大家參考,當然不同事務所.設計公司與不同案子的契約條件下其操作模式會有不同之處,敬請參酌囉。希望對在日本工作的建築人們以及想了解日本建築界操作方式的人們有所幫助。
日本事務所施工階段的設計檢討流程系列文章
- 【前篇】日本業界的監造觀
- 【上篇】日本國內案
- 【下篇】跨國合作案
從這三篇文章你將可以學到:
- 日本的監造觀念和台灣有什麼不同之處。
- 日本事務所在一個建築設計案進到施工階段後,是怎麼在現場以及事務所內部持續做設計檢討的。
- 如何建立與建設公司及施工單位的強連結合作模式。
- 為何多數日本事務所或設計公司堅持親自派建築設計團隊常駐工地現場。
既前篇之後,這周要來談談施工階段日本國內案是如何持續做設計檢討的。在此,容我將施工階段的工地現場譬喻為戰場(笑),應該說為了實踐夢想而需要「眾人溝通、決策、合作、執行」才得以完成的地方。
建築現場牽涉到大量非常實際的層面,有形與無形,從資訊的共有與組織管理到執行層面,哪裡買到材料、誰畫施工圖誰製造、怎麼運來、要多久時間、現場怎麼堆料怎麼調度、各種材料的試驗強度和品質有沒有符合設計要求和法規、外部審查中間檢查跟全體工程的時程控管、工班的施工技術如何、有沒有機電和建築設計衝突的地方、天氣和自然災害的影響、施工噪音與空氣汙染、周圍里民協調等,列舉不盡的事物、龐大的資訊和工作量,分分秒秒考驗著建築師團隊以及施工單位的組織管理以及合作協調和決策力。
因此,建築師團隊身為監造,要如何在這高強度的施工階段中在不耽誤工期的前提下來執行各種管理和決策,讓整個運作的體系順暢化變得非常重要。當然,所謂的「合作」,代表著團隊內部以外還有團隊與團隊之間,與施工團隊的合作度也是非常關鍵的。這裡,不忘提醒一下前篇的日本監造觀在現場就變得非常重要,因為它是整個日本業界文化運作的潛在基礎。
我將日本國內案的施工檢討流程分以下五個面向來做一簡要說明:
- 前哨系統:現場情報的傳遞
- 駐軍系統:派駐建築設計團隊在現場
- 軍師系統:設計檢討方法與決策考量
- 援軍系統:第三方顧問團
- 實戰系統:定例施工會議
1.前哨系統:現場情報的傳遞
現場的情報如同前哨站,如何傳遞回建築師事務所本部是非常重要的,及時提供正確的、重要的情報以利事務所本部的專案人員以及大老闆能夠掌握狀況並做出決策,如此才能及早發現問題並解決,降低施工期間的風險。
在正式動土開工到現場工務所蓋好前,甚至是開挖完成前的這段期間,建築師團隊基本上處於尚未進駐現場的狀態,然各種施工前期的籌備與會議已如火如荼地與施工單位以及業主一同展開。這期間現場的情報,除了透過出差前往的方式以外,施工單位的定期回報就變得非常重要。這一點,相信在台灣也是類似的操作方式。
當現場工務所建置完成,依照基地與事務所的距離,公司便會決策是否派設計監造團隊進駐。距離比較近的通常採用通勤的方式前往,該案的負責人員在施工期間基本上就比較不會進到事務所本部而是直接前往現場,並以線上會議或是定期回本部報告的方式將現場的情報傳遞回來。
2.駐軍系統:派駐建築設計團隊在現場
當基地現場與事務所本部之間的距離較遠,無法以合理的通勤方式天天往返時,駐軍,也就是派出建築設計團隊常駐在現場會是最經濟的操作手法。當然,這也牽涉到被調派以致離鄉背井的團隊成員們的個人規劃,因此通常都會提早半年以上開始跟可能派駐的人選進行商談,再決定前往的團隊成員。
依照案子的規模,派駐的成員數量與資歷也會有所不同,但基本組成會有一位資深建築師帶上一位兩到三年資歷以上的副手,有時也會帶上資歷較淺的新人,以培育公司未來的具有現場監造能力的人員。這些成員基本上都是從設計階段就開始執行該案的人員,如此在現場將能比較快進入相關狀況。當然,依照公司或企業規模,也有專門執行現場監造的部門在施工階段開始前便與設計部門的人做相關交接,並於施工階段進駐現場,依公司體制而定。需注意的是,基本上若是派駐設計團隊執行監造,通常不會把整個設計團隊全員派駐,以至於事務所本部沒有該專案的人員作為與大老闆或公司高層回報的接口。
現場常駐團隊最重要的工作除了從事前哨任務將資訊回報以外,就是執行各種監造業務:及時檢討施工單位提出的施工圖.製造圖.綜合圖以及解決各種現場的問題和監督施工品質,並對各種工項進行檢查,預算與工程費用的確認和管理、工期與施工進度掌控等。
另外,須注意的是日本分常注重「中間檢查」以及「是正說明」,中間檢查必須執行完並且通過以後,才能繼續下面的施工,通常中間檢查針對的項目大部分是結構,該制度也是日本坂神大地震後所被建立起來的。是正說明主要是針對設計以及按圖施工,當施工單位繪製施工圖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對設計意圖和想法有所不確定或不明瞭時便會由建築師團隊進行是正說明和相關檢討;又或者是當監造團隊發現施工未按圖施工時,也會進行是正指示,並確認問題之癥結點予以檢討並做後續修正。
3.軍師系統:設計檢討方法與決策考量
在前篇有提到,施工階段的決策必須要盡量快且準確,因為牽涉到工期與成本的連帶關係。因此,當施工單位在繪製施工圖.綜合圖甚至是施工的過程中發現的各種問題就必須透過建築師團隊盡速了解問題點、檢討、決策、執行。
收到問題點首要評估的是它的影響層面,包含但不限於:該議題是否牽涉到外部審查?與其他連代工項的關係?工期與金費的變化?責任歸屬?該問題是否建築師團隊即能做出決策?還是他嚴重到必須請示業主?但無論如何,建築師團隊會先針對問題做一釐清後給予提案,如果該問題與建築設計以及施工方法有關,通常會迅速的開始做相關設計檢討和提案,然後進行內部決策再與廠商確認可行性。
在此分享我們事務所的現場設計檢討操作方式,常駐團隊成員會接到廠商的問題後會開始做設計檢討,從繪製修正的設計圖面到做3D渲染甚至到帶工讀生做各種比例的手工模型,是的,手工模型,請不要驚訝日本有多愛做手工模型,常常為了檢討實際的細部而製作一比一的手工模型。通常依照問題對建築設計意象的影響程度,有些問題必須連同檢討後的提案回報本部請大老闆給予裁示或提供修正方向,有些則是資深建築師透過過往經驗即能解決然後回報本部上層即可。
另外,在與施工單位檢討修正施工圖的來回過程中,掌握技術知識的施工單位往往也會成為提出更佳解法的關鍵角色,施工單位會在了解建築師的設計意圖後提供可行的方法,並確認該提案結果是否為建築師可接受。建築師團隊若覺得有機會一試,通常會迅速的做該提案的3D渲染或模型,然後看其效果然後給予反饋。在這種相互協助的過程中,雙方一同找到一最佳解。
此外,有時為了讓雙方更理解彼此,施工階段的「建築見學」(台灣所謂的建築案例實地走訪)也會被舉行,不論是由建築師團隊帶施工團隊看自己事務所過往完成的案子,或是由施工團隊針對於本案可行的技術,帶建築師團隊去看過去他們所完成過的案子,見學是個很好了解設計意象以及工程技術的一個方式。
4.援軍系統:第三方顧問團
建築的專業若要細分可說是分常細,因此在各種專業的檢討上,援軍顧問團就顯得非常重要。施工階段的問題在檢討的過程不能只考量設計,必須先確認是否影響結構,再來是各種關聯的其他層面,從機電、建築聲學、物理環境、法規確認等。當一個議題牽涉到需要顧問的協助時,聽取顧問的意見往往也能讓問題有更巧妙或是突破性的解法。但顧問團是否協助一個案子到施工階段,就要看相關的契約以及費用關係了。
5.實戰系統:定例施工會議
每周至少一次的定例施工會議就是一個戰場,考驗建築師團隊的管理以及溝通決策能力,日本的施工會議除了確認進度以及一些現場問題或是待決議議題以外,就是確認施工圖了,廠商會依照施工圖進度表在各工項的施工圖繪製期間內每周會議前固定提交最新施工圖供建築師團隊確認和釋疑,依照工項也會帶該工項的負責人或是下包廠商來與會,使問題能在會議上被回覆或直接討論。如果該議題建築師團隊需要時間作檢討,也會和施工單位確認期程然後設定檢討時間。
如果建築師團隊與施工單位合作不佳,你將可以預見施工會議就真的像一個修羅場。但相反的,施工單位和建築師團隊若能建立起一個共同的願景和意識,致使合作盡量順暢,工期不延、經費控管適當、設計在好的技術與品質下被實踐,也不會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
關於建立團隊意識以及個人或組織目標管理法,我考慮在二月的文章中與大家分享。
▼△
以上五個日本施工階段的設計檢討與決策執行流程是目前就我個人工作經驗上的觀察所歸納而出的面向,相信面對不同案子、不同公司文化以及契約構成要素也會有一些操作方式的差異,但依舊希望這些經驗能分享給大家,若有任何不同的經驗和想法也歡迎各位國內外建築人透過留言以及郵件的方式與我討論和分享。下一篇文章,「日本事務所施工階段的設計檢討流程.下篇.跨國合作案」將會分享面對遠隔海洋與時差的另一國家,跨國案子在施工階段是怎麼繼續與日本本社做設計檢討的,希望對跨國工作者有所啟發或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