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職人式的當責工作觀

Attitude is the key. Learn to be accountable not just responsible.

你知道在職場的態度「當責」與「負責」的不同嗎?

今天我想要來談談我在日本職場上所學到以及體悟到的職場工作思維,其根源關乎一種日本大和民族對於所謂的「社会人(しゃかいじん)」近乎根深蒂固的文化思想,其如同所有的事物都是一點兩面,沒有所謂的絕對的好與絕對的壞,端看我們如何看待以及如何選擇。但,我不得不說我很慶幸自己在來到日本以前在世界上最重視人權以及社會福利的北歐國家瑞典求學過,那些在歐洲度過的日子以及他們對於生活以及工作平衡的思想在我心中種下了一片光明。讓我在日本職場備受文化衝擊的艱苦時刻,依舊知道世界上的另一邊同樣從事建築設計業的人們,同樣努力地用自己的專業還有思想去盡心盡力為社會大眾設計建築甚至設計生活,與此同時,也能盡力去平衡自己的工作與生活不讓它失衡。

回到主題,在英文裡,當責是Accountability,負責是Responsibility。這兩者分別反映出完全不同的工作態度和思維,一個當責思維的人把工作當作經營自我的事業,也就是常常看到的一句話「把自己當作一家公司在經營」,當責思維者會站在自我的專業上去結合自己的能力來給予不論是公司或是客戶、合作對象最好的成果,因此也常常會聽到有人說當責者是成果以及效益導向並為此承擔對應的責任。當責者會為了成果而不會只單純執行任務,甚至會從水平以及垂直面向尋求資源,也就是他們會水平向依自己現有技能、專業知識、同事合作外,甚至會勇於向上層要求給予資源以達成成果,他們也會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哪些做法可以為公司帶來更大的利益、效益或是正向影響。

而一個負責思維者,估計是現代社會中佔最多比例的工作者,會在接收到工作任務後,開始想想自己現在有那些技能,能解決這任務,可能有不會的地方就會自我學習或進修,然後將該做的任務在時間內達成。負責思維者比較偏任務導向,不愧於自己的現階段能力與責任也盡力不愧於公司指派的任務們,但他們較少在接到一個任務的時候去思考這任務能否有一種作法,不僅僅是完成任務,而是帶給對象任務以上更多的發現或是效益。

在日本,一旦脫離校園踏入職場,就會被套上所謂的「社会人」期待與思想,如何成為一個有擔當的社會人,這一種強烈的社會觀感以及上下責任意識在日本的文化裡扎著深根。社會人的基本,我認為是比較偏向負責這一邊的思維,但日本文化還有一層社會人的包袱容易導致工作至上個人生活其次的面向,在此就先不多談。我比較感興趣的是日本強大的「職人文化」,也就是整個大和文化中對於各行各業的專業者有著近乎十足信任式的尊重,而職人自身也能在自己的專業上不斷精進帶來好的服務,這除了讓日本在許多產業上能更有效的合作以外,也給予專業者較為足夠的發揮空間來去做更上一層樓的雙向合作互利提升。在日本,整個日本民族從教育以及文化思想上就對於各種專業給予信任和尊重,非該專業的人不會試圖過度的以自己的思維來操作或是壓制專業者執行工作,因為他們信任,信任專業者會提供給自己最好的服務最好的成果。

以建築設計專業來說,建築師的設計理念、設計思想與施工監造成果,業主基本上會給予很大的信任度,所以他們不太會說出「你就隨便幫我設計一下就好」、「這個移一下應該沒有很難吧?」,因為沒有所謂的隨便這件事,也沒有把自己的片面思維去評價專業者的這種態度。相對的,身為日文所謂的「專門知識」者們,他們因這樣的社會文化背景,自身的專業得以被有效的發揮著,我們公司的一個設計案,建設公司尊重建築師的專業的同時,我們也尊重他們在施工技術上的專業,彼此合作起來會十分的高效而且有品質。他們依據設計圖去做各種一比一的超大現場鋼筋混凝土模型做地震力、抗壓抗拉等測試,去研究去優化這樣的構造設計方式能否在技術和設計上有所突破和安全保證,為甲乙丙三方帶來最大的效益,我認為,這樣的合作態度與思維非常趨近當責思維,是個用自身專業為他人盡力帶來最好成果的思維,同時也對自己和自己的公司有正向的影響和效益。

在日本職場奮鬥的自己,有時真的不得不佩服日本的那種態度與精神,以及其所帶來的做事看事情的方式,那些被前輩幾句話刺中自己思想盲點的時刻歷歷在目,常常覺得自己和他們看到的世界是如此的不同,或許是工作經驗的積累但也或許是根本上態度的差異性。所以,你覺得自己是個當責的人還是負責的人呢?